决战临近!11年后,全球顶尖电竞赛事总决赛迎来“全华班”战队争夺冠军荣耀。
11月2日(本周六)晚,2025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决赛(S14)将在英国伦敦O2体育场拉开帷幕,中国大陆赛区(LPL赛区)的BLG(哔哩哔哩电子竞技俱乐部)将与韩国赛区(LCK赛区)的T1战队争夺世界冠军。
这场决赛不仅标志着BLG战队首次挺进《英雄联盟》S赛决赛,更是中国赛区队伍连续第二年挺进S赛决赛,以及“全华班”力量再次在电子竞技世界最高舞台上绽放光辉的重要时刻。上一次中国本土选手全员进入决赛,还要追溯到11年前。
一位关注《英雄联盟》赛事7年的资深电竞迷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打算去电影院观看,体验线下观赛时大家共同欢呼的氛围。”对于这场焦点对决,他充满期待:“希望双方能打出精彩的比赛,希望BLG能打破魔咒,带回冠军。”
图源:@英雄联盟赛事
争夺“世界最强”,观赛激情高涨!
10月26日晚,BLG战队在战胜同样来自LPL赛区的WBG战队后晋级《英雄联盟》总决赛,相关话题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一时间,“全华班”有望重振LPL荣光的消息让无数电竞迷陷入狂热。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对BLG在决赛的表现寄予厚望,期待他们创造传奇。
作为S14赛事中LPL赛区的头号种子,BLG战队在2025年先后夺得英雄联盟春季赛和夏季赛冠军,此次全球总决赛中更是接连淘汰G2、HLE和WBG等强队。这支由5位中国人组成的战队能否在决赛舞台上,以“全华班”的身份为中国赛区捧起第4座冠军奖杯,成为国内电子竞技领域当前最大的焦点。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热议BLG晋级决赛。
值得一提的是,BLG战队的决赛对手T1战队也是一大看点。作为LPL赛区的强劲对手,T1战队此次已经是队史第7次晋级世界赛决赛,此前已4次夺得全球总决赛冠军。今年也是T1战队连续第三年闯入全球总决赛决赛,作为上届冠军,他们无疑会对BLG战队的夺冠之战构成巨大挑战。
此外,作为T1战队的核心成员,中单选手李相赫(Faker)也将向他的第5个全球决赛冠军发起冲击。被誉为英雄联盟职业赛事“GOAT”(史上最佳)的Faker,在对战LPL队伍的历史上保持着极具说服力的纪录——Faker带领的T1战队在世界赛淘汰赛上至今保持着对LPL队伍的全胜。而在2025年S3赛事中打败“全华班”RYL战队的,正是当时拥有Faker选手的SKT战队(T1战队前身)。
线下观赛门票火热销售
10月30日,读特新闻记者发现,据猫眼演出榜综合热度榜,目前“英雄联盟S14全球总决赛线下观赛助威”活动热度值已登顶榜单,甚至高于陈奕迅、张韶涵等演艺明星的深圳站演唱会热度。
同日,记者从深圳某影城门店处获悉,该项赛事的线下影院观赛业务均由线下影城自主向赛事官方申请转播放映,获得官方授权后,统一在官方售票小程序中售卖观赛门票。
就2025年全球总决赛赛事的线下观赛售票情况,记者分别致电深圳保利国际影城、万象影城、CGV影城等多家影城咨询售票情况。据悉,深圳今年有十余家线下影院门店在售英雄联盟总决赛观赛票务,其中不乏已售罄的场次。
再攀高峰,能否拯救“掉粉”赛事?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是该游戏一年一度的最为盛大的比赛,也是所有LOL赛事中最高荣誉、最高含金量、最高竞技水平和最高知名度的比赛。目前该比赛在全球共有12个赛区。LPL是中国大陆最高级别的LOL职业比赛,也是中国大陆赛区通往每年LOL季中冠军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唯一渠道。
作为当下电竞赛事最具影响力的IP,《英雄联盟》在经历十余年的辉煌后也不得不面临当前影响力下降的困境。Bilibili官方录播数据显示,LPL夏季赛播放数据全面下滑,热度远低于此前的春季赛,甚至大多比赛播放量只有寥寥数十万。
据贝壳财经报道,电竞粉丝逐渐流失的原因不乏近两年来,LPL赛区在亚运会、全球总决赛以及季中赛等多项国际重大赛事中的连续失利。市场的变化也让俱乐部在投入时更加谨慎。如今,LPL联赛中除了几家头部俱乐部有所投入外,其他俱乐部逐渐降低运营成本,导致俱乐部实力参差不齐,整体赛事精彩度不足。
此次S14赛事,LPL赛区的全华班阵容再度晋级,并有望争夺全球总决赛冠军,无疑再度点燃了电竞粉丝的热情,也为该项赛事的职业发展极大程度吸引到各方关注。而在10月24日,《英雄联盟》官方微博宣布2025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将在中国举办。这将是继2025年、2025年以来,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第三次落地中国。这些都有利于这项电子竞技赛事的市场生命力维持和玩家热情的提高。
图源:《英雄联盟》官方微博
从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为第99个体育项目,到2025年雅加达亚运会表演赛上的两金一银佳绩,再到2025年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电竞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梦想。而在2025年,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13个新职业中,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也已正式入列。
随着电子竞技行业的规范化、主流化与国际化发展,社会对电竞行业的认知和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电竞从业人员涌现出来,也会有更多的本土战队应运而生,期待这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能够在更多国际赛事舞台上大放异彩。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徐雅乔